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中庸第三十二章

【原文】

  唯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地之化育。夫焉有所倚?

  肫肫其仁!渊渊其渊!浩浩其天!

  苟不固聪明圣知,达天德者,其孰能知之?

【注释】

(1)经纶:原指在用蚕丝纺织以前整理丝缕。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,创制天下的法规。经,纺织的经线,引申为常道)法规。
(2)大本:根本大德。本,根本。
(3)肫肫:与“忳忳”同,诚挚的样子。郑玄注:“肫肫,读如‘海尔忳忳’之‘忳’。忳,恳诚貌也。”
(4)渊渊其渊:意为圣人的思虑如潭水一般幽深。渊渊,水深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渊渊乎其若海。”
(5)浩浩其天: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。浩浩,原指水盛大的样子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引申意为广阔。《诗经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浩浩昊天。”这里浩浩引申为广阔。
(6)固:实在)真实。
(7)达天德者:通达天赋美德的人。达,通达,通贯。
(8)其孰能知之:之,代词。指文中首句中“天下至诚”。

【译文】

  只有对天下百姓的真诚,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,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,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,这需要什么依靠呢!他的仁心那样诚挚,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,他的美德像苍天那样广阔。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,通达天赋美德的人,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诚呢?

【赏析】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国学之家 » 中庸第三十二章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