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南有樛木,葛藟累之。乐只君子,福履绥之。
南有樛木,葛藟荒之。乐只君子,福履将之。
南有樛木,葛藟萦之。乐只君子,福履成之。
【注释】
南有弯弯树,攀满野葡萄。
新郎真快乐,安享幸福了。
南有弯弯树,覆满野葡萄。
新郎真快乐,大有幸福了。
南有弯弯树,缠满野葡萄。
新郎真快乐,永驻幸福了。
【译文】
樛(jiū 纠):木下垂曰樛。
葛: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紫红色,茎可做绳,纤维可织葛布。
藟(lěi 垒):藟似葛,野葡萄之类。
累:攀缘,缠绕。
只:语助。
福履:福禄也。
绥(suí 随):安也。
荒:覆盖。
将:扶助也;或释为“大”。
萦(yíng 营):回旋缠绕。
成:就也;到来。
樛木.后妃逮下也.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。
【赏析】
《诗经》中的“兴”语往往兼有“比”义,《樛木》就是如此。“兴”者起也,“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”(朱熹《诗集传》)。从这一解说看,“乐只君子,福履绥之”二句,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;“南有樛木,葛藟累之”二句,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“兴”体。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,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,运用的是“国风”常用的“叠章”形式。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,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。故从“兴”之引起的“所咏之词”看,这乃是一首为“君子”祝“福”的歌,当无可疑。
聪明的读者自然还会发现,这三章中的“兴”语,同时又带有“比”义。“比者,以彼物比此物也”。诗中的“彼物”即“樛木”和“葛藟”,“此物”则是“君子”和“福”——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,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,也实在非常形象。故从各章之“比”义看,这也是一首形象动人的祝福歌
剩余50%内容付费后可查看